現在的市況, 大部份投資人會採用趨勢投資策略
在股災之時保留現金
香港的股票市場歷史較短或許沒多大代表性
就用美國道指過去百多年的數據說明一下價值策略vs趨勢策略的長線回報
過去道指如果有30%的跌幅, 已經算是大型股災
價值策略 = 跌幅30%後買入
趨勢策略 = 跌幅30%之後再等大市低位回升20%再買入
如果是選擇價值策略入市
個市跌了30%還是可以繼續下跌
用這個方法買入的23次歷史數據中, 短線6個月後有11次(48%)還是蝕錢
但平均來計, 5年後回報58%; 10年後回報93% (圖一)
如果是選擇趨勢投資策略入市
個市跌了30%後再等待股市低位反彈20%才入市
用這個方法買入的21次歷史數據中, 短線6個月後有15次(71%)還是蝕錢
而平均來計, 5年後回報只有28%; 10年後回報只有52% (圖二)
以歷史數據看, 價值策略比趨勢策略的蝕本機會較細和回報較高
如果抽出1929-32年美國大蕭條的數據
價值策略在其他14次跌幅大於30%後入市, 5年後的回報全是正數
平均5年回報是62%; 平均十年回報是119% (圖三)
香港的恆指跌幅通常比道指大
道指跌30%, 恆指要跌50%
歷史上, 恆指跌幅大於50%的次數只有5次:
1973年股災,跌幅達92%。
1981年股災,跌幅達63%
1987年股災,跌幅達52%
1998年股災, 跌幅達63%
2008年股災, 跌幅達60%? 70%? 80%?
套用以上的邏輯
如果港股的價值策略 = 跌50%後入貨
趨勢策略 = 跌50%後到低位反彈33%後入貨
在81, 87, 98股災, 價值策略勝
只有在73股災, 趨勢策略勝
如果大家認為今次的股災會像上世紀美國29-32年大蕭條那麼厲害
那麼持有現金一值到恆指低位反彈3成的方法會較好
但在港股過往除了73股災那一次外, 跌幅5成後入市基本上長線穩賺
以下觀點, 節錄自Benjamin Graham 的 Intelligent Investor
價格波動對於真正的投資者只有一項明確的意義. 價格劇跌時, 它們提供了明智的買進機會, 價格大漲時, 則提供了明智的賣出機會. 在其它時候, 他應該忘卻股票市場的一切, 只專注於股息的報酬與企業的營運績效.
在股災之時保留現金
香港的股票市場歷史較短或許沒多大代表性
就用美國道指過去百多年的數據說明一下價值策略vs趨勢策略的長線回報
過去道指如果有30%的跌幅, 已經算是大型股災
價值策略 = 跌幅30%後買入
趨勢策略 = 跌幅30%之後再等大市低位回升20%再買入
如果是選擇價值策略入市
個市跌了30%還是可以繼續下跌
用這個方法買入的23次歷史數據中, 短線6個月後有11次(48%)還是蝕錢
但平均來計, 5年後回報58%; 10年後回報93% (圖一)
如果是選擇趨勢投資策略入市
個市跌了30%後再等待股市低位反彈20%才入市
用這個方法買入的21次歷史數據中, 短線6個月後有15次(71%)還是蝕錢
而平均來計, 5年後回報只有28%; 10年後回報只有52% (圖二)
以歷史數據看, 價值策略比趨勢策略的蝕本機會較細和回報較高
如果抽出1929-32年美國大蕭條的數據
價值策略在其他14次跌幅大於30%後入市, 5年後的回報全是正數
平均5年回報是62%; 平均十年回報是119% (圖三)
香港的恆指跌幅通常比道指大
道指跌30%, 恆指要跌50%
歷史上, 恆指跌幅大於50%的次數只有5次:
1973年股災,跌幅達92%。
1981年股災,跌幅達63%
1987年股災,跌幅達52%
1998年股災, 跌幅達63%
2008年股災, 跌幅達60%? 70%? 80%?
套用以上的邏輯
如果港股的價值策略 = 跌50%後入貨
趨勢策略 = 跌50%後到低位反彈33%後入貨
在81, 87, 98股災, 價值策略勝
只有在73股災, 趨勢策略勝
如果大家認為今次的股災會像上世紀美國29-32年大蕭條那麼厲害
那麼持有現金一值到恆指低位反彈3成的方法會較好
但在港股過往除了73股災那一次外, 跌幅5成後入市基本上長線穩賺
以下觀點, 節錄自Benjamin Graham 的 Intelligent Investor
價格波動對於真正的投資者只有一項明確的意義. 價格劇跌時, 它們提供了明智的買進機會, 價格大漲時, 則提供了明智的賣出機會. 在其它時候, 他應該忘卻股票市場的一切, 只專注於股息的報酬與企業的營運績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