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17

入不敷支駭人


美國會就刺激經濟和挽救銀行業開出的藥方,相信必感頭昏腦脹,對2萬億、8380億、7890億等不斷更新的數字,恐怕已麻木。
救市規模不管多大,一旦觸動不同「持份者」(stakeholders)的利益,便會衍生出諸如減稅 VS 增加公共開支、納稅人 VS 私人投資者、甲銀行 VS 乙銀行等連串博弈。由於不同界別之間利益相沖相剋,救市效力大打折扣,不在話下。
對香港投資者來說,美國國會議員在什麼項目上達成妥協、誰為此作出犧牲,大可不理,重要的是看大picture。
正當人人在斟酌參眾兩院於哪些開支和稅收細節上拆掂數、刺激經濟有效無效時,一項不為人注意、卻最能說明美國當前處境的統計。看了這個數字,日後投資部署應當心裏有數。


統計由美國財政部於周三公布,關乎聯邦政府財政收入和開支。很悶?從圖一可見,美國政府收入(revenues)已連續九個月出現年比萎縮,跌勢之長僅次於2001年「九一一」與經濟衰退同時出現的那一年。這有何大不了?不要忘記,奧巴馬的刺激經濟方案號稱「新新政」(The New New Deal),是羅斯福總統在大蕭條期間推出救市措施以來,規模最龐大的振興經濟計劃。「新新政」剛在國會過關,方案內各個項目涉及的巨額開支尚未動用一分一毫,美國政府收入已差成這個樣子;刺激經濟措施逐步落實後,入不敷支有多嚴重,不言而喻。
再看統計的另一面——政府開支(spending),情況就更加駭人了。如上所說,美國政府收入跌勢之長乃七年之最,但開支增長之快,更是前所未見。圖二顯示,聯邦政府開支去年第四季較07年同期增逾30%,其中12月份的年比升幅更達45%!
讓我再說一次,美國救市計劃尚未動用分毫;振興經濟工程陸續上馬後,政府開支將膨脹至什麼程度,有數得計。
救市措施的效用,就如挽救銀行方案(TARP 1.0、2.0、3.0?)一樣,發揮需時;有用無用,此刻難以說準。可以肯定的是,美國政府收入持續惡化(加不加稅是以後的事,眼前絕不可能),支出卻衝上雲霄,財赤飛升無可避免。
從投資者的眼光來看,美國財政一塌胡塗,有什麼大picture可見?
一、全世界都在「祈求」通脹重臨,正好反映這種主流觀點。君不見,澳洲、紐西蘭、南非過去二周相繼減息甚至劈息,澳紐元和南非蘭特滙價不跌反升;歐洲央行維持利率不變,歐羅卻反而受壓?市場反應說明,愈快谷起經濟、通脹愈快重臨的國家,其貨幣便愈多人追捧。
可是,美國眼下要清理的債務和過剩產能,恐怕遠超政府通過赤字財政製造出來的額外需求;要令通脹在實體經濟中出現,並非一些人想像般容易。關於這一點,日本的情況足以說明一切。圖三顯示日本泡沫經濟爆破後,政府不斷增加公共開支,1989年至今,官方債務佔GDP比率從 68.5%急升至186%。然而,日本時至今日仍未擺脫通縮,以致該國十年期長債孳息從1990年8.2厘高位,一直下跌至目前約1.3厘水平【圖四】。
美國不是日本由此可見,赤字財政不一定會帶來通脹,這正是今日美國債市投資者在通縮與通脹之間不斷調整思維、舉棋不定的重要原因。
美國國債不宜沾手。第一,日本「迷失十年」(如今已接近二十年)是該國自己的事,世界經濟期間欣欣向榮,只有大和民族斯人獨憔悴;第二,日本從出口賺進大量外滙,貿盈和國民儲蓄非其他國家可比。美國貿易卻長期「入超」(赤字)、國民並無儲蓄習慣(現在可能要改變)。換句話說,美國要像日本那樣「捱時間」,即使有心亦無力。花旗國唯一可以做的是不斷發債印鈔,利用外資對美元的「信心」(花旗死萬國皆死),繼續替美國的赤字財政融資。
這中間牽涉外資尤其中國政府跟美國的博弈,局局皆險,與日債「不出國門」完全是兩回事。日本過去二十年的例子有參考價值,但必須記住的是:美國不是日本!
歐洲預測研究機構LEAP/E2020响2007年初預測美國銀行業及消費者將失去償債能力;响2008年初預測美國將有1萬億美元價值的資產喺危機中消失;依家預測全球系統性風險正逐步展開,引發一次全球連鎖破產期。該機構並認為,通過減息及無止境增加貨幣供應,並唔能夠解決問題,因為關鍵在償付能力上,而非流動性嘅問題。即係話唔少家庭、企業及銀行已失去償付能力,因資產價值已失去高達3萬億美元市值,呢個黑洞唔係由政府印鈔便可填補。擔心全球破產潮將此起彼落!
如果你缺乏流動資金,銀行可借錢畀你度過危機,此乃流動性問題。如你嘅生產活動已停止產生盈利,咁銀行再借錢畀你,亦只會令你更泥足深陷。去年經濟面對問題係後者而非前者,但政府及企業家們都在自欺欺人話,只係流動性問題並大印鈔票。2009年對呢個謊言再無法講落去,破產潮成為主流。

二百五十三年前《原富論》作者阿當.史密斯嘅理論:屋本身係毫無價值嘅,其價值產生係取決於租金多少。因此,喺山頂嘅豪宅可值2億港元;喺新界缺乏交通工具地方嘅村屋可以被荒廢,一錢不值。
1981 年,月租2萬元一千呎嘅住宅市值110萬元,因為當年最優惠貸款利率22厘;到今天,同樣住宅單位月租亦只有25000元,但住宅市值已升至400幾萬元。點解二十八年內租金只上升25%,而樓價卻上升445%?皆因利率喺過去二十八年大幅回落。如果冇利率回落嘅因素,1981年市值110萬元嘅住宅今天市值將低於137萬元(因折舊因素)。1981至2008年上半年,本港樓價升幅中約有420%來自信貸膨脹,可惜呢個因素由2008年下半年起告一段落。當存款利率降至0.25厘後,未來仲有幾多減息空間(港元利率已降至0.01厘):去年下半年起樓價開始回落,主因係開始抵銷未來利率上升嘅因素。因此,長遠而言,地產股已失去投資價值。
Get Wise, Get Wealthy and Get On With your Life.
一、投資前必須評估風險,唔好讓虧損擴大至總投資20%以上。
二、應貪則貪,但不可貪勝不知輸。不要過分憂心,因天並冇塌下來。
日本過去嘅零利率政策,並不能阻止日本樓價重返1975年水平及日經平均指數出現十九年熊市。請唔好再相信減息可令股樓上升;一旦趨勢形成,便唔易改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