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AV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AV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1/5/1

數碼廣播知識全面睇

香港已經喺 2007 年 12 月 31 日夜晚 7 點鐘正式啟動數碼廣播,雖然數碼廣播講就講咗好耐,但一到塵埃落定時,有疑問者依然甚眾;唔少人其實一知半解,甚至連報紙雜誌記者,寫數碼廣播、講高清電視,都寫到亂晒大籠。電訊管理局雖然有唔少文件,但大多比較技術性,數碼廣播網站資料相對亦太少。
以下資訊希望可以畀對睇數碼電視廣播有興趣嘅人一啲有用資料,二來可以解答到一般討論區上嘅月經同日經問題,等發問者知道點可以問得更清晰,協助者亦可以專注解答更專門嘅問題。

常見問題

有報紙講過標清係 720p,高清係 1080i?

報紙港聞版記者未必識得呢啲嘢,請原諒佢地。

基本版接收器可以睇到所有標清台,升級版就睇埋高清台?

有啲雜誌係咁寫,呢個而家已經唔係事實。

就 好似你平時電腦聽歌,有 MP3, AAC 等格式,睇片有 RM, WMV, Xvid, DivX 等格式,而家電視台用緊兩種格式去傳送數碼廣播訊號,原有嘅台用 MPEG2,新嘅台就用 MPEG4 H.264。本來亞視堅持所有台用 MPEG2,如果佢堅持落去,咁的確,基本版解碼器係睇得到亞視嘅有標清頻道,甚至高清頻道,但而家亞記已經決定用埋 H264 作為新台嘅影像傳送格式。由於基本版解碼器只識睇 MPEG2,換言之,基本版只能睇到翡翠明珠本港國際四台。

數碼廣播質素一定靚過而家啲類比訊號?

而家大部份報紙雜誌,讚到數碼廣播好清好靚,其實已經有啲超現實。當然,數碼廣播可以好清好靚,但唔代表一定清同靚。你走去 youtube 睇片,都係數碼影像,睇 DVD,都係數碼影像,證明咗數碼唔一定會好好或者好差。

大 氣電波唔係俾電視台霸晒嚟用嘅,數碼廣播有一個好處,就係電視台個頻寬就係得咁多,但佢可以根據需要,減低每個台佔用頻寬,從而提供更多頻道。所以你見到 數碼廣碼亞視開台比無記多,就係咁解。但此消彼長,減頻寬,就代表同一時間可傳送資料減少,但你個畫面唔可以縮細,所以減頻寬代表要犧牲畫質。

情況就好似 MP3,你將首歌壓做 64kbps,同壓做 256kbps,前者 FILE 細啲,後者大啲;同一個 100GB HARD DISK 前者可以裝更多歌,但音質就一定係後者好。

而家免費嗰四個台據知每個台會有大槪 5Mbps 傳送,包括聲畫。但如果你本身類比訊號已經收得好好,睇返數碼廣播,可能會覺得類比反而更清,尤其是當畫面急速移動時。

所以,數碼廣播可以冇雪花鬼影係事實,但唔好將數碼廣播神化。當然,一睇高清台就實冇得比,所以亦唔好咁快就抗拒,始終而家都係屬於傳統廣播同數碼廣播嘅過渡期,ANALOG 廣播結束時,數碼廣播就可以有更大發揮空間。

當然,數碼廣播仲有一樣嘢係唔包嘅,就係電視台嘅節目質素。

數碼廣播後唔加機頂盒,冇得睇電視?

呢個係有啲收費電視人員用嚟呃阿婆嘅招數。數碼廣播開始後,類比制式會繼續現有播放模式。暫定直至 2012 年會關閉類比制式,ANALOG 廣播就會成歷史。但呢個係預計,你諗下,如果到時得一成人玩緊數碼,政府夠唔夠膽話閂就閂?而且佢一閂,政府係有責任用直接方法協助市民過渡,甚至要送解 碼器畀未有能力購置嘅人,所以 2012 年都係聽住先。

我唔想睇高清,可唔可以用原本部電視睇新台?

如果係講緊用返原本類比制式接收新台,答案係唔得,因為新台只會用數碼方式發送,唔會再用傳統嘅類比制式。

標清台係咪 16:9? 720x576 點出 16:9?

解像度與顯示比例
即使現有頻道將來嘅數碼標清台將來都會用 16:9 做廣播,已經係事實。有人認為,標清係 720x576 (PAL),做唔到 16:9,但其實事實並非如此。

大家都知道像素係乜嘢,試樣像一個以 5x5 像素構成嘅畫面:

ar-1.gif

如果我而家需要一個畫面,係上面呢幅圖嘅兩倍闊度,而高度不變。其實呢種情況係有兩種解決方法:

方法1:像度尺寸不變,每一行加多 5 個 pixel

ar-2.gif

方法2:pixel 總數不變,但每個 pixel 嘅闊度,係原本嘅兩倍

ar-3.gif

而 以標清 (720x576) 去輸出 16:9 比例,其實就係用第二種方法:解像度固定,將每一個 pixel 代表嘅空間加闊。4:3 喺拍攝上,同一個 pixel 單位,16:9 會表達比 4:3 解析度表示更多嘅視訊資料。實際上單喺橫向睇,如果以前一個 pixel 所表達到嘅空間係 1 unit,喺 16:9 下就會變成 1.33333333... 個 unit。

即係話,一個「PIXEL嘅比例」,同佢「影像輸出比例」,係冇直接嘅關係。

一個 PIXEL 佢自身嘅比例,就叫做 pixel aspect ratio (PAR 像素比例)。

而一個顯示本身嘅輸出比例,就係 Display Aspect Ratio (DAR 顯示比例)。

我地而家嘅螢幕,由於係 Square pixel (PAR 1:1),所以一個 640x480、800x600、1024x768嘅畫面,個 DAR 一定會係 4:3;一個 1280x1024 嘅畫面,DAR 一定係 5:4。

要令到 DAR 拉長而 PIXEL 數量不變,就必須將 PAR 拉長:

pardar.gif

而家所謂 720x576 比 16:9 其實即係呢個原理--16:9 中每個 PIXEL 長度將會係 4:3 時代嘅 1.33333.. 倍。

留意一點,720x576 4:3 呢個本身已經唔係 PAR 1:1,因為如果 PAR 係 1:1,720x576 應該係 5:4 先啱。

呢個事實,會說明兩件事:

  1. 一個非 PAR 1:1 嘅畫面喺一個 PAR 1:1 嘅螢幕上顯示,會出現變形;
  2. 由於同一個 720x576,16:9 需要比 4:3 儲存更多資料,即係話,佢係犧性細節,換取可視範圍

當我地電視機係 4:3,螢幕係 4:3,DAR 一樣,但 PAR 唔同,可以想像到,其實一個 720x576 4:3 畫面喺螢幕上睇,其實已經有輕微變形,嚴唔嚴重、察唔察覺到又係另一回事。

但當一個 720x576 16:9 畫面出現喺螢幕上面,變形肯定會更嚴重。

而家無記數碼版翡翠台已有用 16:9 輸出,仍然未支援 16:9 嘅原畫面就會用 Pillar Box 填滿,正好可以用嚟比較:

news.jpg

類 比同數碼畫面同樣係 720x576。我哋螢幕嘅 PAR 係 1:1,所以見到兩個畫面都係呈 5:4,同佢地本身嘅 DAR,即 4:3 同 16:9 唔同。所以前者輕微變形,後者明顯睇落窄咗。所以要喺電腦中正確顯示,就要將畫面拉至喺螢幕度睇合比例嘅解像度(其實喺螢幕度睇應該係 720x540 或 768x576 先啱比例,但呢度重點係個闊度,所以唔理個高度住):

restoreaspect.jpg

呢種修正,一般播放器都會支援,所以唔係乜嘢難題。

嚟到呢度另一個問題就係,咁講法,咪即係而家數碼廣播,畫面咪可能仲衰過原本個類比制式?當然,720x576 4:3 一定會比 16:9 更多 Detail,但問題係,既然 16:9 闊螢幕係大勢所趨,要做嘅,應該係比較一下 16:9 數碼同 4:3 類比,係咪真係差咗。

電視台嘅高清節目係 720p, 1080i 定 1080p?

720p 或 1080i,冇 1080p。

數碼廣播同高清、16:9有乜關係?
數碼廣播CONCEPT

伴隨住數碼廣播嘅,係一大堆專有名詞:高清、標清、16:9、4:3,呢類名詞雖然的確係因為數碼廣播出現而冒起,但數碼廣播唔等於 16:9 廣播,數碼廣播唔等於高清廣播。前者可能啱,因為市面其實 16:9 電視越嚟越多,所以電視台喺轉數碼時,亦會順勢慢慢過渡到 16:9 年代;後者有留意開新聞就知,其實無記同亞記都各自只有一個台係播高清,亞視仲要一日播兩粒鐘。

類比 vs 數碼

類比 (Analog,政府鍾意用「模擬」,但唔好同 Simulation 個模擬混淆),同數碼 (Digital) 差別就係資料嘅存貯方式

比較生活化嘅例子,卡式錄音帶係 Analog,CD、MP3 係 Digital;VHS 錄影帶係 Analog,DVD 係 Digital;菲林機係 Analog,數碼相機係 Digital;雖然我地現實生活,其實就係一堆類比訊號,亦雖然「數碼」係一種將類比訊號模擬出嚟嘅技術(所以 VCD 未必好過錄影帶、你部電話個二三十萬像素相機鏡頭影出嚟效果亦唔會好過菲林),但數碼技術發展,可以畀用家有越嚟越高像真度,而數碼儲存技術優勢係,你播帶、播VHS,佢地嘅內容會隨住使用次數而失真。

電 視訊號經過無線電波傳送,會因為訊號反射及其他干擾而失真,即係你收到嘅訊號,同電視台射出嚟個訊號,可能已有分別。數碼技術都會受反射同干擾影響,但因 為數碼儲存方式,可以加入一啲糾錯 (Error correction) 技術,令收返嚟嘅訊號可以重現返最原本嘅狀態。就同你無線上網相似,你唔會希望人地 SEND 畀你嘅資料,透過無線訊號去到你部電腦,會變晒樣。

但亦都講明,數碼訊號相對類比訊號有較高錯誤修正能力,都唔代表佢係萬能,所以如果訊號差到冇辦法透過運算去修正,咁就等如收唔到,訊號時好時壞,如果係你上網,就會感覺到速度嚴重緩慢甚至冇反應;喺電視上嚟講,就係會出現定格、窒格、爆格、黑畫面。

高清 vs 標清

而家數碼產品通街都係,對於數碼世界組成圖像嘅基本原素--像素,應該唔使多作解釋。

標 清 (Standard Definition, SD) 同高清 (High Definition, HD) 其實只係一個相對性描述。而家 DVD 影片、類比訊號電視畫面嘅質素,就相當於一個解像度係 720x576 嘅畫面。於是有班人就將呢個解像度,稱為 SD,即「標清」。基於歷史原因,我地又會以高度嚟表示電視畫面解像度,例如 720x576,會叫 576i 或 576p,i 係指 隔行掃描,p 係指 逐行掃描

以佢嚟做標準,高過呢個標準,就叫做「高清」。如維基所講,「單位面積內的像素越多代表解析度越高」,所謂「高清」,就係指解像度比「標清」高嘅畫面。至於有幾高?「高清」就解像度可分為兩種,一種係 720p,一種係 1080i/p。

香 港高清數碼廣播會根據情況以 720p (1280×720)或 1080i(1920x1080)播放。基於運作原理,隔行掃描比逐行掃描需要較少傳送頻寬,去傳送更高解像度嘅畫面,不過逐行掃描喺顯示高速移動影像時 會更結實,所以電視台方面講過對於畫面移動量較大嘅節目,如播波,就會以 720p 廣播。至於 1080p 雖然係現時最正嘅格式,但可見將來都係睇碟先會見到。

16:9 vs 4:3

傳統 CRT,即而家俾人叫做「大牛龜」嘅電視機,畫面長同高一般係 4:3 比例。電腦常見嘅 800x600、1024x768 呢類解像度就係繼承咗呢種意志。事實上呢個比例源遠流長,喺電視面世時已經使用。

而 16:9 ,有人話用係因為呢種比例較符合人肉眼睇嘢時嘅比例,所以用呢個比例去睇戲,會有更佳享受,仲有人話闊銀幕先係「黃金比例」。唔接受嘅,可以當佢係 MARKETING 招式,侷你換電視。不過喺電視以外嘅領域,尤其電影,仲有好多唔同嘅比例,以呈現攝影者想要嘅效果。

廣播 vs 電視機

以上講到高清 VS 標清、16:9 VS 4:3,其實可以分別應用喺廣播,同你屋企部電視上。換言之,兩者係冇必然關係。即係,大家絕對有機會碰到例如「高清電視播放標清訊號」、「16:9 電視播放 4:3 畫面」嘅情況。

如 果廣播訊號同電視機畫面比例不符,就需要對廣播畫面作出調整,先可以播出嚟。以前 4:3 年代,電視台一定會用 4:3 比例出街,而遇到非 4:3 比例嘅影片,就要校到佢符合 4:3 輸出,例如電影常見嘅上下黑邊,就係電視台將闊銀幕片源轉成 4:3 嘅結果。而家電視台可能會輸出 4:3 或 16:9 訊號,你部電視又可能會係 4:3 或 16:9,一旦唔夾,調整嘅責任就落喺機頂盒/電視機本身。絕大部份機頂盒為例都會提供以下處理方式:

43.JPG

169.jpg

以上三種方法,係從比例、可視空間同細節之間作出取捨。

有啲電視會有一啲較特別嘅模式,例如 Panorama Mode,中央比例不變,兩側就拉大到 FIT 到闊熒幕。

HD Ready vs Full HD

喺 Plasma 或 LCD 電視機領域,市場上見到會分為「HD Ready」及「Full HD(全高清)」兩種產品。

HD Ready 電視會有以下標籤:

hdready.jpg

而 FULL HD 則可能會有以下標籤:

fullhd.jpg

呢兩個標籤代表電視機嘅不同級別,但其實標籤本身意義亦都唔相同。

首先講下,喺市場上,呢兩種標籤有乜嘢分別。

所 謂 Full HD,就係指呢部電視機塊 PANEL,係由 1920 x 1080 咁多點所組成,所以喺輸入 1920 x 1080 嘅影像時,可以以一個「點對點」嘅方式顯示出嚟畀你睇。點對點嘅好處係,輸入影像唔需要經放大縮細,即係唔會失真,以最接近原裝輸入影像質素,呈現眼前。

而 HD Ready,其實就係話,呢部嘢佢能夠接受同處理到 HD 訊號,但面板就細過 1920 x 1080,例如會有 1024 x 768,或者 1366 x 768 大細。即係話如果個訊源係一個 1920x1080 嘅畫面,呢部電視係可以收得到同埋顯示得到,但喺內部要先將畫面縮細,塞入一個較細嘅解像度。

注 意一點,大家知道 720p、1080i同1080p 都係 HD 訊號,所以 HD Ready/Full HD 嘅「接受到」HD Signal,有啲可能係 720p/1080i 而唔包括 1080p,即係話 Full HD 只係講緊個面板大細,但亦可以係 1080p Full HD 或 1080i Full HD,睇嗰陣要留意。

以 1366 x 768 顯示 1920 x 1080 畫面,大槪就係縮細 30%。雖然的確係冇咗,但亦唔好迷信,細咗一定差咗。畢竟畫面質素唔單止係講個 Panel 有幾多粒 Pixel,製造商研發能力同埋製造品質等等都係因素,即係例如如果啲色出得唔靚,又或者唔喺正中央睇就會走晒色,咁 1920 x 1080 都係枉然。

有人話 50 吋以上,HD Ready 同 Full HD 嘅分別先會明顯,因為細尺寸密度已經夠高,好難睇到個分別,尤其是大家睇電視其實唔會貼住部機逐粒 Pixel 慢慢數。不過錢在你手,揀邊隻最好親眼比較過先去決定。

所 謂 HD Ready 同埋 Full HD 字眼係喺 Plasma/LCD 薄屏電視興起先出現,而一般舊式 CRT 電視,由於本身已經唔可以用 1080i/p 或 720p 高清訊號輸入,所以個片源一定先降到去部電視接受到嘅 Format(PAL 嚟計就係 576i)。呢種「降級」功能,機頂盒一般會提供。所以,睇,都係睇到,只係效果冇 HD Ready/Full HD 咁好。

所以有兩樣嘢好重要,就係:

  1. 唔係部電視寫住支援高清,就一定睇到最靚嘅高清畫面;
  2. 亦唔係話電視唔支援高清,就一定睇唔到高清節目,因為可以加樣叫機頂盒嘅物體。

而 Full HD 同 HD Ready,係一個好好嘅參考指標,所謂 HD Ready 唔夠 Full HD 好,就面板解像度數字上嚟講,係,但絕對唔代表一切。

呢啲就係 Full HD vs HD Ready 嘅市場意義。但留意以上講緊,全部都係有關塊 Panel 有幾多點。但其實所謂「HD Ready」,係包含更多意義。

hdready.jpg

講返 HD Ready 呢個標誌,其實係需要先經認證。要得到認證,嗰個產品就必須符合一系列要求,並且科水。符合加上 HD Ready 標誌嘅要求包括:

  • 顯示螢幕喺闊銀幕比例下最少要有 720 線

  • 接受色差線同埋 HDMI/DVI輸入

  • 能夠接受 1280x720 @ 50 & 60Hz (720p) 同埋 1920x1080 @ 50 & 60Hz (1080i) 高解像視訊格式輸入

  • DVI/HDMI 介面需支援 HDCP

所 以單就面板大細而言,1920x1080 既然符合第一點「最少720線」,即係話只要符合其餘三點,一樣可以申請掛上 "HD Ready" 標籤,甚至佢 support 埋 1080p 輸入一樣得,只係你 1024x768 又係 HD Ready,我 1920x1080 又係 HD Ready 嘅話,似乎又突顯唔到個身價,於是就有所謂「Full HD 1080」呢類 Logo:

fullhd.jpg

有趣地,掛上面個 LOGO 時,大部份產品反而唔見 HD ready 標誌,即係喺市面上,HD Ready 同 Full HD 變成一種壁壘分明、層次唔同嘅局面。但必須留意一點,事實上呢個「Full HD 1080」Logo,同埋佢個聲稱,唔同 "HD Ready",係唔需要先經某組織審核承認至掛得嘅,佢亦都唔受以上 HD Ready 中對於輸入端子、接受視訊格式等等要求所規限,呢個 Logo 設計亦唔係乜嘢官方標準。即係,HD Ready 係一個認證標籤,但 Full HD 只係一個宣稱,甚至個設計亦可能隨生產商喜好而有唔同設計,例如日立有「Full HD 1080p」標誌。

一 般情況下、習慣上,"Full HD" 嘅宣稱,係表示佢支援埋 1920x1080 面板,同埋 1080P 輸入,但既然佢唔係乜嘢認可標準,即係對於 Full HD 呢個字眼,不同廠商可以有唔同嘅解讀。呢個就係點解 Full HD 唔一定代表接受到 1080p 訊號嘅原因。

由於呢個原因,認證 HD Ready 嘅機構歐洲資訊及通訊科技業協會 (EICTA) 喺 2007 年 更新咗對於 HD Ready 認證嘅要求。新嘅制度下,原本 HD Ready 標籤以外,會另加以下呢款標籤:

hdready1080p.jpg

呢個標籤嘅意義,包括:

  • 最少 1920x1080 像素面板
  • 不變形重現所有支援嘅影像格式
  • 以 1920x1080 (1080i/1080p) 輸入嘅影像顯示時唔可以有 overscan

  • 可以用相同或更高嘅格數、1920x1080解像度重現所支援嘅 1080p 影像格式
  • 接受色差線同埋 HDMI/DVI輸入

  • 色差線能夠接受 1280x720 @ 50 & 60Hz 逐行掃瞄 (720p) 同埋 1920x1080 @ 50 & 60Hz (1080i) 隔行掃瞄高解像視訊格式輸入

  • DVI/HDMI 介面可接受 1280x720 @ 50 & 60Hz 逐行掃瞄 (720p)、1920x1080 @ 50 & 60Hz 隔行掃瞄 (1080i) 同埋 1920x1080 @ 24、50、60Hz 逐行掃瞄 (1080p) 視訊格式輸入

  • DVI/HDMI 介面需支援 HDCP

即係話,HD Ready 1080p 級數係 HD Ready 之上,而且有呢個標籤就肯定支援 1080p 嘅輸入格式,而且確保輸出唔會變形、冇 overscan 情況。

所 以電視台叫人認住 Full HD,即係叫人認一個宣稱而唔係認證,感覺上唔係好妥,但現實上,香港市面又好似真係唔多見 HD Ready 1080p 嘅標籤。但無論點,HD Ready 1080p 嘅要求係一個好重要嘅參考,即係貼住 Full HD,作為精明消費者,買時都要留意佢係咪做到 HD Ready 1080p 嘅要求,例如 overscan 問題(但亦要小心,因為唔少電器舖係靠分線器將訊號輸出去 N 部電視,如果部分線器用色差而唔係 HDMI,即使部電視機本身 Support 亦未必能以最高標準,即係例如不變形、唔變 FRAME RATE、冇 overscan 輸出影像)。

但當然,冇 HD Ready 認證嘅牌子,唔代表佢一定差,可能佢規格上符合資格,只係唔想畀錢咁解。

我的電視只係一般 CRT 大牛龜電視,係咪冇得睇數碼廣播?

我的電視已經係16:9/FULL HD/50吋 LCD TV/Plasma/其他勁型號,係咪可以唔使加乜盒物盒就睇到數碼廣播?

呢個係一聽到數碼廣播,有興趣嘅人最關心嘅問題。呢個問題可以分為幾部份,又或者要睇到廣碼廣播,就要符合以下條件:

1. 你屋企,係咪處於數碼廣播接收範圍?

數碼廣播,唔單止電視台要搞 嘢,發射站亦要搞嘢。現時只有慈雲山搞掂並運作中,即係話而家所有數碼廣播訊號都係佢射出嚟嘅。慈雲山發射站覆蓋九龍半島、港島北部、大嶼山東部及沙田局 部地區(藍田、觀塘、牛頭角、九龍城、九龍灣、土瓜灣、紅磡、何文田、彩虹、鑽石山、黃大仙、樂富、九龍塘、美孚、荔枝角、長沙灣、深水埗、西環、上環、 中環、灣仔、銅鑼灣、鰂魚涌、筲箕灣、柴灣);如果你唔係呢啲區,可以等下,又或者做白老鼠試下會唔會好彩射中你屋企。

想知道發射站嘅大概覆蓋範圍,可以 按此下載 Google Earth KMZ 檔案,直接喺 Google Earth 睇下你屬於邊個發射站嘅覆蓋範圍(善用佢個隱藏 LAYER 功能)。 你亦都可以喺 Google Maps 睇下個覆蓋範圍。

dttcoverage.jpg

另外,你都可以喺電訊管理局嘅 數碼地面電視服務覆蓋資料庫 搵下你屋企個地址有無覆蓋。

2. 天線

一般獨立天線可直收,乜都 唔使搞。但大廈公共天線就要睇情況,事關啲公共天線接收後會經放大器或轉換器再轉送訊號到各家各戶,問題就係呢啲器材(特別係頻率分配器,多謝有線電視 啦)未必 SUPPORT 數碼電視 SIGNAL(總增益輸出唔夠支持咁多頻道),但其實都話唔埋。所以係可能要更新,而唔係一定要。公共屋邨房署會搞掂,而家已經做緊;私人屋苑則可以搵管理公司或業主立案法團請人檢查。

4. 接收

呢個條件,亦係「我部 LCD/PLASMA/CRT 電視,睇唔睇到數碼廣播」嘅答案。

而家大家睇四個免費台嗰陣,其實你部電視就係兼任接收同輸出功能。一般香港買到嘅電視,已經內置 NTSCPALSECAM 三種類比制式調諧器 (Tuner)。香港用緊 PAL 制式,所以我哋睇電視,唔使加任何儀器就可以睇到。

但如果你有裝有線或者 NOW,都知道睇收費電視要加個盒先睇到。咁嘅情況下,呢個盒就會負責接收,而你部電視就淨係負責輸出。又或者正如你駁 PS3 駁 Wii 去部電視,部電視都係淨係負責輸出,唔會同你 LOAD GAME 玩。

一般人問「我部電視睇唔睇到數碼廣播」,其實多數就係問:「到底可以乜都唔使做就睇到,定還是要加舊嘢先睇到」(當然,可能有機會加舊嘢都睇唔到,但機會好微)。

而家情況係:

  1. 香港用嘅數碼廣播制式,係國家研發,泛稱 DMB-T/H(又叫 DTMB)嘅廣播制式。而市場上仲有 ATSC(美國制式)、DVB-T(歐制)及ISDB-T(日本制),連同 DMB-T/H 四分天下。

  2. 呢個 DTMB 制式,2007 年 8 月終定!
  3. 香港係最先採用呢個制式嘅地區
  4. 呢個制式同其他數碼廣播制式互不兼容

咁大家就可以想像到,如果你半年前買咗部電視,佢「識得認」呢隻咁新嘅標準嘅機會有幾大。

冇啱用嘅接收元件,電視機就唔會識得點對應。所以,即使你部機咁叻,Support 晒 DVB-T、ATSC、ISDB-T 三種數碼電視接收制式,一樣睇唔到,因為唔 Support DTMB。如有疑問,不妨揭開本說明書睇睇。

睇唔到,咁點算好?

睇法1. 等內置 DMB-T/H 解碼器嘅電視機

就算而家未出,將來都會出,可以等到佢出。支援香港選用嘅數碼廣播制式嘅電視機,電訊管理局稱之為「綜合數碼電視機」,市場又稱之為「整合式電視機」,又或者「2合1電視機」、「一體機」,唔理佢點叫,總之就好似而家你睇無記亞記咁,唔使加嘢就睇到!

優點:

  • 方便
  • 整合性強,多舊盒即多個兼容問題機會,內置就唔使擔心
  • 大牌子電視啲影像處理技術,喺升頻等處理方面可能好過機頂盒

缺點: 換句話,即係要買過部新電視,唔係個個都想

睇法2. 加機頂盒

如果唔想換電視,或者想早買早享受,又如何?可以好似裝 NOW 裝 CABLE 咁加個盒。 你都係要俾錢,不過唔係畀電視台,而係畀個機頂盒製造商。

數碼電視機頂盒,或稱「接收器」,又可稱為「解碼器」,主要作用係:

  1. 接收發射站嘅數碼廣播訊號
  2. 對訊號進行解碼,轉為圖像,並輸出至電視機

換言之,你用呢個接收器,通過 HDMI、色差、三色線等端子駁去電視機,就係取代電視機嘅接收部份,將 TUNE 台、轉台、揀聲道、字幕等等所有有關數碼廣播接收嘅相關功能,交去畀個盒仔做,電視機就淨係出畫面。

訊號來源係 4:3 又好, 16:9 也好,標清高清都好,都係由個盒負責,轉換為你部電視出得到嘅訊號。

機頂盒好處:

  1. 相對慳錢,買個盒點都平過買部新機
  2. 環保,你部機可能性能良好,扔咗佢太大嘥
  3. 早買早享受,而家已有若干型號有現貨

機頂盒缺點:

  1. 實唔夠內置式電視機方便
  2. 機頂盒嘅接收解碼以至視訊處理能力未必夠新出電視勁

無論係想買機頂盒定內置電視機,都要留意接收器注意事項。

要買機頂盒或者內置電視,根據電訊管理局政策,呢類產品都可劃分為「基本版」同「升級版」兩種。顧名思義,「升級版」會勁過「基本版」。電訊管理局又整咗個標籤計劃,只要通過測試,就可以貼上下面兩張 LABEL:

標籤計劃屬自願性質,有標籤就一定符合佢聲稱版本嘅接收標準,但冇,亦未必唔得。

電訊管理局會定期更新符合認證嘅產品名單:

呢個標籤可能唔想宣傳電視台,所以語焉不詳。其實直接啲講,「基本版」同「升級版」功能分別如下(順便同而家大家電視機用嘅類比接收作對比):

頻道

類比制式

基本版

升級版

無綫現有頻道


翡翠台

明珠台

無綫新增頻道


互動新聞台

翡翠2台

高清翡翠台

亞視現有頻道


本港台

國際台

亞視新增頻道


新聞財經頻道

動感資訊頻道

魅力資訊頻道

文化資訊頻道

高清頻道

有啲人話基本版淨係睇到標清台,睇唔到高清台,其實係錯嘅,根本唔關事,唔好見到「基本版」就以為係「標清版」。「基本版」同「升級版」嘅最大分別其實係,後者有 H264 解碼功能,而所有上述新增頻道,都係以 H264 方式做 ENCODING。

另外 TVB 宣佈會用 MHEG-5 數碼廣播互動功能標準,支援呢個標準嘅接收器,未來可使用 TVB 的互動功能。

睇法3. 其他

例如主攻電腦市場嘅產品,好似有 Avermedia 出嘅 USB 手指、Lifeview 會有電視卡之類。

4. 效果

睇到數碼廣播,唔代表一定靚。靚唔靚,好大程度就真係取決你部電視。到底係舊式 CRT 定新式 PLASMA/LCD;就算係新式,究竟係 FULL HD 定係 HD READY?呢幾樣都會係重要因素。關於呢點,請參考數碼廣播 CONCEPT

2011/4/27

Hi-Fi 音箱與 AV 音箱並沒有衝突

試聽音箱要點:
隨著家庭影院的持續升溫,不少朋友在選購音箱時說
時下市面上出現了許多專門為配置“家庭影院”而設計生產的音箱,有些甚至是 世界著名廠商專門為中國的“家庭影院”度身定造的。那麼這些專門設計的AV音箱是否採用了什麼新技術、新工藝,它們與傳統意義上Hi-Fi音樂箱是否不 同,兩者區別有多大?許多朋友都表明自己選擇的音箱應該是既能欣賞音樂,又能看看大片,同時偶爾還要玩玩卡拉OK,一魚三吃!所以就拿不定主意究竟是選專 用AV音箱,還是選Hi-Fi音箱除了極少數個性太突出的外,絕大多數都具有非常良好的聲學還原能力,絕對能夠很好的勝任“家庭影院”的各種聲音效果。即 使是諸如猛牌700仔這樣的小型書架箱,雖因單元所限低頻不足,但加上一只有源低音炮也照樣能勁爆到極!唯一不同的是,所謂家庭影院專用箱僅僅是在喇叭上 作了一點磁遮罩處理以防和電視機靠得過近(一般35公分內)而磁化螢屏。再就是有意將分頻器低頻端提升誇張一些以加強低音效果。喇叭的振盆也儘量選用輕、 薄、剛性一些的材料以求速度快些、靈敏度高些。大多數AV音箱本身的素質並不高,且失真往往也比較大。但用於看歐美動作片時往往音量均開得較大,且有許多 精彩激烈的鏡頭吸引了您的注意力而無暇分心去留意音響的表現。這就巧妙地掩蓋了許多先天不足與失真,並不符合真正的家庭影院音箱要求。真正的家庭影院用箱 要求有較高的解析度和良好的聲場還原,同時也要絕不吵人。這些要求與此同時Hi-Fi音箱如出一轍。真正好的音箱是不可能將家庭影院拒之千里的。但只能用 於家庭影院的所謂專用AV箱肯定不是什麼好箱。一般而言,每年在拉斯維加斯舉辦的國際音響大展中,許多上榜的五星級音箱排隊行榜上從來就沒有“家庭影院” 專用箱。事實上,針對中國市場的家庭影院專用箱是因在我國廣為流行的VCD需要而派生出來的大眾化廉價產品。之所以有今天敢與Hi-Fi音箱論短長的地 位,多半是出於廠家商家的炒作和廣告的誤導。因此在您配搭家庭影院時,筆者提醒您應優先考慮習一對性能優異的Hi-Fi音箱作為主箱。其餘中置、環繞,也 應嚴格按上述各條要求試聽選擇,最好買正規Hi-Fi廠家出產的名牌產品為准。順便說一句:對既要欣賞大片,又偏愛玩卡拉OK的朋友來說,選一對三分頻落 地箱既可免去配低音炮的麻煩,也可免去怕燒高音單元之慮,您不妨多加注意。
音箱作為聲頻的終端器材,仿佛人的嗓門,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一套音響的好壞。可以毫不誇張地說:選擇一對好的音箱是一套音響成功的關鍵所在,來不得半點馬虎。然而縱觀當今音響市場,成品音箱品牌不下數百種,其中不乏著名的國際品牌 …

如美國的BOSE(博士)、JBL、INFINITY(燕飛利仕)、Westlake Audio(西湖)、PolkAudio(音樂之聲):英國的ATC(皇牌)、B&W、T annoy(天朗)、MonitorAudio(猛牌)、KEF、HARBETH(雨後初晴):丹麥的(皇冠)DYNAUD10(丹拿)、DALI(丹 尼)、Jamo(尊寶):德國的Heco(德高)、密力(Maagnat)、ELAC(意力);法國的夢幻之聲 (VIS10NACOUSTIQUE)、JMLab(勁浪):台灣精品有美之聲戰神系列、金琅、惠威、新德克、福音、小旋風等等,林林總總、不勝枚舉。

品質參差不齊,價格天差地別。即便是同品牌同系列的音箱,往往音質高出一丁點,價格就會成幾何積數倍上升。這正是因為自人類發明電子聲頻工程以來,唯音箱 進步最慢、技術最薄弱。據英國《發燒天書》記載:一部成名多年的英國老牌長青樹音相Rogersls 3/5自六十年代推出,暢銷近四十年,其音色這純正優雅,至今仍為眾多資深Hi-Fi發燒友視為炙手可熱的搶手貨。
在音響科技高度發展的今天,實在有些令人費解。所以您可千萬別小看了音箱的打造,別以為音箱只不過是把幾個喇叭與幾個Hi-Fi或Hi-END箱。音箱的 學問大了,大到沒法用書寫,各家各派眾說紛紜。正如醫學界的中醫與西醫之爭,或如醫治一些疑難雜症:說得明白的治不好病,治得好病的卻說不明白。然而對消 費者而言,我們只要學會如何鑒別與挑選就成。那麼有沒有一種通俗簡便的方法,讓毫無經驗的大多數消費者不是憑貴價、不是碰運氣,而是憑下面介紹的音箱試聽 “七要點”來學會判斷一對音箱的好壞:  

01. 試聽前對音箱的初步瞭解
對於一對音箱的最初瞭解,可用“觀、掂、敲、認”的步驟來鑒別 ...
即一觀工藝,二掂重量、三敲箱體、四認銘牌。

第一部外觀工藝就是從音箱外表來判斷該次和品質優劣
用天然原木精工打造的音箱當然最好,許多天價級的世界名牌至尊音箱,包括義大利的Chario(卓麗)、Guarneri Homage(名琴)等,但此類好箱因環保、資源匱乏加工工藝難度大,時間長等因素,絕不會普及得象隨處可見的“飄柔”洗髮水,價格肯定沒法低。故常見的 音箱均是以MDF中密度纖維板表面敷以一層薄薄的木皮做裝飾:敷真木皮精工外飾的音箱,尤其是如酸枝、雀眼、花梨、胡桃、楨楠、紅橡等珍稀木皮,其天然木 紋視覺效果極好,手感滑膩舒適。尤其以對稱蝴蝶花紋真木皮經多層塗複打磨鋼琴亮漆者,大多均可視為中高檔精品音箱,仿冒品極少。用PVC塑膠貼皮的箱子屬 大路貨,雖做工精細,最好也只能算中低檔貨色。而以本紋紙貼面裝飾的箱子雖然看上去極時應多注意箱體背後的貼皮接縫和喇叭安裝位挖紮工藝是否精確到位。假 冒偽劣產品一般都不會注意這些細節,因而稍加用心即可正確判斷。
實際上,真正的原木箱子我們就算在HI-FI箱子上,幾乎也是見不到的。因為能夠滿足製造音箱要求的木料極為罕見,如Chario在很多頂級產品上使用的 木料,是生長40年以上的頂級義大利紅橡木,按照義大利的環保法律,每砍伐一棵此類樹種,購買者必須在木料價格外另補種10棵同類樹苗。

二是掂重量
好的音箱大多是以18 - 25mm的優質MDF粒子板打造、高檔旗艦級音箱則是以紫檀、黃柚之類的超重實木或多層複合膠合板來打造,所以重量非常驚人。往往一對音箱淨重就達五六十 公斤。中低檔大路貨多半採用質地鬆軟的刨花板,仿冒偽劣產品更採用品質低劣的紙膠板,故重量一般較輕。音響界常有“內行看品質、外行掂重量”之說,重的音 箱肯定比輕的音箱要好些。但要警惕不良商家在音體底部灌沙石水泥增重以欺騙消費者。
這裏要注意一些使用曲線箱體設計的木質音箱產品,雖然曲線箱體外觀好看而且對於聲學設計有利,但出於加工工藝的需要,這些箱體使用的木料堅實程度往往不如純方型結構的產品來的結實。這頗有點兩難的尷尬。

三是敲箱體
用指節敲擊箱體上下左右前後障板,箱體各面均發出沉實而輕微的脆響,感覺板材質地堅硬厚實、內部有多根加強筋支撐,箱體結構合理、結實,有多種隔 音和防駐波的措施等效果。該種箱體加工成本高、難度大,因而很少有假冒偽劣產品。如用指節敲擊箱體發出“噗、噗”的空響,說明板材太薄,材質品質太差,結 構不合理。且內部沒有吸音材料或加強筋維繫,從而導致箱體內有大量漫反射和駐波形成。選購這種音箱,絕不可能獲得好的重放效果。

四是認銘牌
真正好的音箱都有一快製作精良的鍍金或鍍鉻銘牌標記,銘牌上一般都有鐫有鮮明的商標、公司、名稱、產地、相應指標等。進口箱則有英文如:Made in xxx或Manufacture及相應商標、音箱指標等。如果僅有Designin……(XX設計)或含糊其詞地只標一個國名,甚至除了簡單且極不嚴謹的 幾項基本指標外既看不出產地,也看不出廠家,商標也沒有註冊標記。這類三無產品多數均有仿冒、偽劣之嫌。名牌音箱十分注重品牌形像和企業知名度,因而所貼 銘牌標記十分規範、精緻,各項指標及企業名稱、產地一應俱全。有的銘牌甚至是用薄金屬鍍24K真金製成,上面的字體還有凹凸感。產品不僅有出廠日期,有生 產序號,甚至還有配對序號和隨箱身份證。對於這類音箱,只要價格合理,一般都可以放心選用。
 
02. 從技術指標為判斷音箱的優劣
上面提到,成品音箱背後一般都貼有一張技術指標籤:內容不外乎音箱的頻率範圍、靈敏度、承載功率及阻抗幾項。

靈敏率是音箱最重要的指標
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該箱應該選配什麼樣的功放,需要多大的功率去推等等。大多數鑒聽級家用音箱的靈敏度均在86-92dB之間,對同一台功放而言,在同等 音量下(如音量旋至10點鐘),靈敏度越高就意味著聲音越大,音箱對功放的功率索取和要求就會越低。這就是人們常說的:這對音箱好推些。很多商用OK廳用 的專業音箱靈敏度都超過100dB,難怪許多人感覺去卡拉OK廳唱時聲音非常靚,且毫不費力就能獲得很大的音量。但您可千萬別以為靈敏度越高越好,事 實上,靈敏度超過92dB的喇叭都是振盆比較輕、薄的金屬盆、PP盆之類,會導致功駕馭喇叭的控制力受損,從而導致音質偏薄、偏靚、偏誇張、偏硬朗,少了 許多音樂的細節和韻味。不大適合作Hi-Fi鑒聽用。而許多聲音厚實柔和且充滿音樂味的名牌音箱通常靈敏度都比較低,如英國皇牌ATC、義大利名琴、卓麗 等頂級喇叭的靈敏度僅82dB。這類音箱往往極難伺候,需要輸出電流極大的巨無霸功放方可讓其工作在理想線性區域,代價絕不會小。

多媒體音箱使用的大都是很高靈敏度的喇叭,其實一個重要原因是低靈敏度單元需要較高功率的功放來推,在功放上增加的成本就不是一星半點啦。

頻率範圍
例如某書架箱的頻率範圍是60Hz - 20KHz±2.5dB,60Hz表示音箱在低頻方向的伸展值。這個數字越低,音箱的低頻回應就越好:20KHz表示該音箱可達到的高頻延伸值。該數字越 高,表明該音頻特性越好。而尾碼的±2.5dB則表示上述該段頻率範圍的失真度大小,失真度越小,頻率響應曲線就會比較平坦。一些音箱標注的失真度 是±3dB,其頻率範圍應會變得寬一些。有的音箱不標明該指標,頻率延展範圍就會變得很寬。例如上述指南針一號箱如果不注明失真度控制在正負 2.5分貝範圍內,頻率範圍就可以標成40Hz -23KHz。需要指出的是,不標注失真度的頻率範圍是沒有意義的。如果廠家明知故犯,只能涉嫌其居心不良,有意欺蒙消費者,同時也說明該音箱指標不規 範,廠家對自己的產品缺乏信心,很難讓人放心選購。

承載功率是音箱的一項參考指標
用多少瓦來表示,該指標並不能說明音箱品質的好壞,只是為選配功率放大器提供參考依據:譬如說一對音箱的承載功率標注為10 - 200W,即說要推動該音箱所需的功放至少要具備10W以上的輸出功率,但忌用大於200W以上的放大器作滿功率輸出。否則可能有燒箱之慮。一般而言,家 用音箱絕不會有推不動之慮,只有好不好推,推好推壞的問題,200瓦以下的承載功率對一般家庭的使用已是大大有餘了,不刻意追求過高。

音箱還有一個指標是阻抗值
一般以8Ω為其標稱值,絕大多數二分頻書架箱的阻抗值均為8Ω,多單元多分頻的座地式音箱也有6Ω、4Ω的。阻抗值越小,需要推動的電流就越大,要求的功放功率也相應高一些。以筆者意見,家用音箱最好選8Ω阻抗的較為好配功放些。

03. 好的音箱應該具有明顯的個性
在現代音響器材中,音箱可謂最古老而神奇的成員。有人說它具有“靈性”和“生命”,說它是一個國家民族風格和歷史與文化的沉澱物。的確,以名牌音箱而言, 不同國度,不同民族所打造的音箱無不烙上生產國國民的文化素養、天生秉賦和性格牲征。尤其品質愈高,愈上檔次的音箱,這種個性特徵就會越明顯。其次,對使 用者而言,同樣優秀但個性不同的音箱,還存在著對不對口味,喜不喜好某種風格的問題。所謂“蘿蔔白菜,各有所愛”,有些人喜歡風風火火、熱情奔放的大豪風 範,有人鍾情溫文爾雅、清逸憩淡的隱士性格:有人愛好場面恢宏的交響樂、重金屬打擊樂、搖滾樂:有人偏樂於小格流水般的田園古典樂、悠雅宛約的獨奏樂,以 及甜潤厚重的人聲重放能按自己的品味選中理想中的音箱固然是件美事。倘若不明究理,人云亦云地選了對與自己口味相勃的音箱,那就非常令人掃興!畢竟這筆投 資不菲。所以筆者建議您在選購之前不妨多瞭解、多試聽、多跑跑正宗的音響精品店、聽聽朋友的意見、聽聽專家的意見。同時還要明確自己到底喜歡什麼風格?不 妨多問自己幾回,咱這音箱究竟買來幹什麼?聽音樂?看影碟?唱卡拉OK?

就音箱本身的風格而言,時下音響業界流行所謂美國聲、英國聲、歐陸聲等等,美國音箱側重於強勁的力度和龐大的動態,特別是美國西部出產的音箱:如JBL、 BOSE、Genesis(創世紀)等。往往表現出一種灑脫豪放、粗獷大度的音色個性。這也許與美國西部牛仔們在北美草原縱馬狂奔的豪邁氣質不無關係。美 國地域遼闊,西海岸山川崎峻、林木蔥蘢、麗日藍天、物產豐饒。加上西部牛仔們狂放不羈的性格和好萊塢文化藝術的滲透,使西部出產的音箱音色鮮明靚麗、聲音 乾淨俐落、大開大闔,豪邁粗獷中透出一種舉重若輕的瀟酒與自信。各類指標的富餘量都非常大,特別適合搖滾、爵士及重金屬打擊樂、專業OK廳等場合。但在小 提琴獨奏、古典弦樂方面音樂味稍淡。然而在美國東部地區生產的音箱卻因地理環境因素而更多地受到英國和歐陸文明的影響。加上著名的費城交響樂團崇尚古典交 響樂,每年都會以大量的演出影響著地域文化。故而東部地區生產的音箱諸如INFINITY(燕飛利仕)、Westlake Audio(西湖)等品牌,則兼有柔和細膩與寬廣明亮之風格。無論音樂的解析力、速度感、音場定位與松香味都明顯區別於西部音箱而在歐州和遠東地區大受青 睞。

英國音箱具有典型的歐洲皇家血統,音色柔美甜潤,造型端莊素雅,華而不豔,天然木皮中透出一種溫文爾雅的貴族紳士風度。數款世界級的老爺車 音箱 - Rogers(樂爵士)、Spendor(思奔達)、HARBETH(雨後初晴)就誕生於此。加上日不落帝國昔日的輝煌和中世紀文明的潛移默化,更兼倫敦 潮濕多霧的地理環境和小橋流水般的田園牧歌,造就了英國聲溫柔、甜憩、細膩、穩重、斯文談定。在家用Hi-Fi 甚至Hi-END領域中地位非常高,最適合表現古典弦樂和人聲重放。可惜在表現大動態爆棚場面及低頻量感方面效果稍遜。

德國音箱則充分體現了日爾曼民族一絲不苟、嚴謹自律的敬業精神。音色自然、中性平和,乾淨清爽。尤以做工精湛而享譽業界,令人歎為觀止。但嚴格來講,德國箱音色稍偏冷豔硬朗,比較適合於流行音樂的重放。

其他如法國、丹麥、義大利、瑞典、挪威等歐陸之聲,則無處不滲透著法國人的機智浪漫、義大利文藝復興的藝術氛圍,北歐人的活潑開朗和極其精美的傳統手工藝:音色純正自然、中高頻略顯誇張,但極富音樂味。且有很不錯的相容性,是家用Hi-Fi/AV兼用型的上上之選。

4. 好的音箱應該是很耐聽的
不知您有沒有過這樣的體會:當您興致勃勃地打開音響欣賞音樂時,初聽尚覺音色不錯,聲音夠威猛,尤其中高頻明亮動人,低頻也令人滿意。但多聽一會兒就感覺 不舒服了,特“累”人,不得不關機走了。這種讓人人感覺“累”的音箱留不住客人,因為它讓人感覺“很吵”,吵得人心煩。音箱“吵”人說明該箱的失真較大, 不耐聽。肯定不會是好音箱。

聆聽品質優良的好音箱,仿佛是在品嘗深埋地底三十年陳的花雕女兒線般主人倍感綿甜勁爽、回啤酒悠長。那種“甜甜的”、“暖暖的”音樂韻味會讓您忘了時間、空間、甚至忘了自身的存在而陶醉于音樂的海洋中,無論聽多久都不會厭煩。

好的音箱失真度特低。因而無論音量大小都會令您聽起來非常入耳。即便是把音量開到滿功率,音箱爆得驚天動地,低頻滾滾如仲夏沉雷,也只會讓您感到貼近自然的逼真甚至恐怖的震憾力,但絕不會發出令您掩耳逃生的破響。

一般而言:聲音單薄、音色偏冷偏硬、速度過“快”的音箱都不耐聽。可以肯定它們都是箱體音薄、吸 音處理不力、分頻器過餘簡化、喇叭檔次較低造成的。自然稱不上好音箱。好音箱是非常耐聽的,它不僅能留著客人,而且聆聽時間越長、煲得越熟、音色就越入 耳。難怪那麼多音響愛好者對此樂此不憊到癡迷的高燒地步!

05. 好的音箱能聽到音樂背景中最細微的訊息
音箱對音樂細節的表達程度決定了音箱的解析力。解析力高的箱子,可以包含巨大的音樂資訊量,特別是音樂背景的資訊量。從而讓人們能透過主題單元不聽到更多 的音樂細節、諧波餘韻和多角度、多方位、多元化、多層次的音樂聲場。試聽臺灣點將唱片《民歌蔡琴》(片號DJCD-96108)第一首“被遺忘的時光”, 開始的幾句是無伴奏清唱:“是誰在敲打我窗,是誰在撩動琴弦,那一段被遺忘的時光,漸漸地回升出我的心無坎 ……”好的音箱在表現這段時,歌聲雖為清唱,但細節絕不單調,其間3秒、9秒、12秒、17秒句間的換氣聲,開啟口唇的齒音及人聲的尾音殘響,清晰得仿佛 蔡琴就在您的耳畔對您悄悄地呤唱。解析度高的音箱,甚至能讓您聽到樂隊演出時翻動樂譜、演奏人員的腳步在地上輕輕滑動的細微聲響。千萬別以為筆者是在神 吹,只要CD錄得好,重放的設備夠檔次,一切都是可能的。

一分為二的看吧,至少在多媒體音箱上,齒音特別清晰的產品大都其實是分頻處理有問題 ... 好的音箱可以忠實地反映和再現光碟上錄製的各種信號源,既可以爆到七彩,也能纖細到空氣中的一絲顫抖也無可遁形。所以,挑選音箱前準備一張音樂資訊量大且 平日裏聽得耳熟能詳的CD,譬如臺灣飛碟唱片錄製的朱哲琴的《央金瑪》(片號YT-84)就是一張音樂資訊量大得驚人的試機碟。聆聽該碟,您可以透過朱哲 琴那晶瀅剔透的特異吟唱分辨出背景中珠穆朗瑪呼嘯的雪風,喜瑪拉雅人推開柴扉,踏著清晨吱吱作響的新雪開始一天的勞作。甚至可以極清晰地聽到不遠處幾隻撒 歡的藏北風穀畫。解析度不好的音箱是不可能提供如此豐盛的音樂大餐的。
當然,在試聽音箱解析度時應慎用特別爆棚的訊號源,如人工電子合成的勁爆電影大片、強烈震憾的重金屬搖滾樂、打擊樂等,這類音樂固然能給人留下極深的感常 受,但巨大的響度會掩蓋器材許多先天的不足。同時也千萬別將音量開到震耳欲聾,因為人耳對聲音的響度承受是有嚴格限制的,一旦聲音超過限度,吸覺就會變得 遲鈍,甚至難以忍受片刻。根本就談不上判斷什麼音樂細節方面的事了。
06. 好的音箱能讓您聽出準確的聲像定位  
所謂聲像定位就是指演奏中的每一樣樂器在什麼位置上發音。譬如一場大型交響樂會,聲像定位好的音箱會讓您感覺到如下圖所示的樂團陳列:第一小提琴、第二小 提琴群一般位於舞臺左側,鋼琴、豎琴居左後,舞臺右側一般是大提琴陣,稍後為低音提琴陣。舞臺居中分別是中提琴陣、長笛、雙簧管、園號、大管、長號、小 號、打擊樂及定音鼓等。
好的音箱可以極精確地再現層次分明的聲場定位,即使你不是發燒友,在行家的指點下同樣能聽出各種樂器的聲音發自您眼前虛擬的舞臺的前後左右等不同位置,而 絕非僅僅是從兩隻音箱點聲源中發出的各種聲音的混合旋律。更好的音箱,在經嚴格聲學處理、大小適中的專業試音室中試聽,您甚至可以確切地感受到音樂演奏會 上的那種特有的空間立體感和現場感!
當然,就一般消費者而言,不可能有如此好的專業試音室供您試聽,只能在音響店隨意擺出的惡劣聲學環境下選擇音箱。不過這也不要緊,事先帶上幾張知道音樂器 擺位元的CD,如由捷克電臺交響樂團奏、艾德里安.利珀指揮的殷承宗鋼琴協奏曲《黃河》:演奏現場錄音從舞臺面看:鋼琴是擺在舞臺前排正中偏左、右側是大 提琴、右後為低音提琴、中後為管樂號樂、左後為小提琴群等等。如果您坐在音箱正前方重放該錄音,也應該感覺到同現場院非常接近的音場定位效果。即鋼琴聲絕 對位於中間偏左側。好的音箱應該能聽出當鋼琴獨奏時琴聲的高音部偏左而低音部居中,同時會感覺殷承宗的雙手在鋼琴左邊和右邊位置來回跳動而產生出的無比美 妙的聲像移動。差的音箱可能會同時聽到音箱兩邊都有鋼琴,或者本該屬於右邊音箱發生的低音提琴變成中間或左邊發聲,造成一遍混亂的聲場。這種音箱專業的說 法叫著相位特性差或相位錯亂,肯定是不可取的。
再如試聽CD人聲碟時,人聲從左右音箱發出,但給您的實際感覺卻是演唱者站在音箱中間一個其實根本就不存在音箱的位置上唱歌。這種現象就叫著空間聲源結 像。好的音箱,這樣的聲源結像幾乎人人都可以感覺得到。極品音箱可讓您在閉目聆聽時感覺這人就在離您不遠的正前方演唱,甚至可以讓你感覺出人物的高度,演 唱的口形大小。這也是所謂的“定位”,聽起來似乎有些“玄”,事實上,能聽出聲源正確“定位”的音箱就是高度保真的音箱,當然稱得上是好音箱了。


選購音箱 14 要訣 …

音箱是音響和AV器材中最難於選購的一種,原因是品牌多,往往讓人無所適從。然而,音箱又完全可以通過播放音樂來判斷其優劣,從中選出稱心如意的好音箱來。
音調自然平衡

音箱重放出的人聲和器樂聲應盡可能接近于原聲而不太走樣,聽到的聲音應該平滑而無聲染,聽不出過強音和過弱音(峰和穀),中頻段和高音不應過於響亮或憋著而放不開。可找些頻率範圍寬闊的器樂(比如鋼琴曲)錄音來放放,注意聽低、中、高音階時音色的變化情況。
聲音特性

01. 頻率平衡
可依次試聽不同頻段的聲音。聽到的低音應當緊湊、清晰,音調確切,不嗡嗡作響,不拖泥帶水或含混不清;而作為音樂主要部分的中音頻段則更為重要,人聲和器樂聲應自然,有細節,不得過響或發悶,也不能過亮或過輕,高音則應開闊,有空氣感和延伸性,無尖叫或衰落的現象。
02. 解析力
仔細聆聽能否聽到音樂中的細節,比如鈸音或鋼琴聲的衰落,音樂廳或爵士俱樂部中的堂音。如果低電平的細節聽不太清,便說明音箱缺乏透明度。這也是好的音箱與蹩腳的音箱的差別。

03. 瞬態回應
音箱應能複現音樂中的瞬態。敲擊弦響鼓或撥吉它時的聲響應有力度和聽來確切,不能讓人“吃驚”、“激動”或者“慢吞吞”並有“遲鈍”感。此外,自然衰落的聲音,比如鈸音和語聲的“拖尾”,則應當逐漸衰減而不應嘎然而止。
04. 動態範圍
應當對比在低電平和高電平動態時的聲重放情況。理想的是,音箱應能從對最低的聲音到最強的管弦樂能連續地予以重放,不會讓寂靜部分聽不清或是很響的段落時會有些力不從心。

05. 聲音定位及音場(身歷聲)

聆聽聲像的定位。注意器樂或是人聲是否發自空間的音場,前提條件是音箱得在室內有正確的擺位。可以找些單聲道的錄音製品來試聽,還可著重瞭解音箱的其他性 能。聲像定位好的音箱會在音場中“消失”,讓聽者根本感覺不到美好悠揚的音樂是從前邊的一對音箱中發出來的,音樂撲面而來,歌唱家好像就站在前邊中間位置 的某處,正在引吭高歌。
06. 散射特性
要到室內不同的位置上去聽聽。可以坐著和站著聽,以檢查垂直面內的聲散射情況。此時,聽到的高音必然會有很大的改變。有些音箱的“皇帝位”僅局於很窄的範圍內,而有些音箱則可在比較寬的範圍內獲得良好的聲像定位。

07. 聲染色
有些音箱具有“聲染”或是聲重放的缺陷,而且還會強加在重放的音樂之上。如由於箱體設計欠佳而出現的刺耳聲、金屬高音聲、粗糙或不平滑 的中音之類。如果不論是播放哪一種錄音製品皆能聽到這樣的聲音,那麼便可以肯定音箱已將其怕固有的聲染加到了重放音樂的上邊。通常,在重放時漏掉一些聲音 總比以往音樂中再添加一些原來沒有的聲染要更能讓人容忍些。有些音箱有意添加聲染,如加重些低音分量和讓高音更亮一些,雖然咋一聽來,這樣的音箱似乎不 錯,但久聽之後,便會感到厭煩甚至讓人疲勞,這樣的音箱便不值得去買。

08. 音箱的放聲環境
在擺位元不當的音響商店中去試聽音箱,便不大可能會聽出音箱的全部性能,由於音箱在室內的擺位非常重要,即使將音箱往前或往後稍稍挪動 幾釐米,也會使得音箱的低頻回應發生較大的變化。將音箱擺在能增強或削弱低音的房間裏時,音調的平衡便會發生變化,或是會聽到豐富的低音或是聽不到什麼低 音。而且,音箱擺位不當時,還不到原本應有的聲像定位的聲音。不無遺憾的是,有些音響商店由於店面不大,只好將音響一排一排地擺放在牆邊,從而不能充分發 揮音箱的性能。更何況即便音箱在商店裏的擺位正確,但仍與自己家裏的聽音環境有較大差別。因此,應當在家裏為音箱找到恰當的擺放位置,讓音箱充分施展其威 力而一顯身手。試擺,合適留下,不合適則退貨或另換一對再試,就最好不過了。

09. 聆聽耳熟能詳的音樂
由於CD唱片的錄音音質相差甚遠,有好有次,因此到音響商店試聽和選購音箱時,最好自己多帶幾張平時聽熟了的錄音上乘的CD唱片去。這 樣才可以在放音時聽出哪些是CD錄音上原來就有的,哪些是音箱所特有的。又因不同的類型的錄音製品去多試多聽,以便能夠比較器樂聲和人聲跟真實的聲音之間 的差別。

10. 注意協調匹配音

音箱還得跟聆聽室、音響設備以及聆聽愛好有協調和匹配的關係。如果房間小,則配大型落地式之類音箱便不太恰當。因為會使房間內過度的響亮而且低音也多半放不出來。反過來,如果是面積很大的房間,那麼使用一對小型音箱又會感到底氣不足,發聲力不從心。阿裏
應該讓推樂音箱的功率放大器“功率十足”。用dB表示的音箱靈敏度便是這方面的一個指標,靈敏度越高,在加以給定輸入的功率時,音箱的放聲便會越響。不 過,靈敏度也僅僅代表了一個方面,功率放大器的輸出功率、房間的大小以及平時愛用多大的音量來聆聽音樂也皆為重要的因素。一般說來,通常在欣賞音樂時,功 放的平均輸出能有10W也就夠了,而對大多數的家庭影院說來,功放每一聲道(未計入超低音通道)能有40-100W的功率也就可以了。

至於音箱跟其他音響器材的匹配,說起來還有一個“門當戶對”的要求。如果原選取的音響器材比較高檔,比如屬上萬元或幾萬元的Hi-Fi級音響器材,那麼花 好幾千甚至1-2萬元去購買音箱也是應該和必要的。如果原有的音響器材僅為一般的器材,那麼配以高檔音箱也只能是瞎子點燈——白費蠟。

11. 重質不重量阿

首先應說一下音質,大家知道低音難求。因此就更應重質不重量,寧肯少些也要好些。過多的帶失真的低音對不懂行的人說來似乎很過癮,但行家卻不屑一顧,因為久聽必膩又易於產生疲勞感。因此,對這樣的音箱是不能去買的。
再說具體的音箱。應牢記,音箱既非越貴越好,也更不是越大就必然越好,往往有些精心設計和製作的小型音箱,由於內裝高品質的揚聲器單元及器件,性能反倒比 有些內裝多隻低檔單元的龐然大物式的音箱更好些。小型音箱因近似於“點聲源”,聲像定位也更準確些,較適合於在小型或不大不小的聽音室內使用。
再說揚聲器單元,除最為常見的電動式揚聲器外,還有一些其他型式的揚聲器,它們各具特色,比如High-End級的平板磁性揚聲器、靜電揚聲器、帶式揚聲器和混合設計的揚聲器等。

12. 不急而寧願多花些時間

平常說,一口吃不成胖子,挑選音箱更不能著急,幾乎沒有可能會在3-5分鐘內判定一對音箱的好壞。要花許多的時間,使用範圍甚寬的音樂去盡可能多的聆聽各 式各樣的音箱。既可見多識廣,又增加了聆聽和評點水準,而這對於選好音箱是大有好處的。帶夫人或邀請友人去聆聽,出出主意也未嘗不可,但不能全無自己的見 解而只聽別人的。
13. 在相同音量下比較
心理聲學表明,人們在對音箱進行聆聽測試時,多半會誤以為聲音宏亮些的音箱便是好音箱。因此,測試時便規定了應在相同的聲響電平下進行 比較。在音響商店試聽時,也應盡可能在聲電平相同的情況下進行比較,必要時甚至還可去買只聲壓電平表來測試。這種表是一種有用的工具,今後在調試家庭影院 用的成套音箱時,也會派上用場的。

14. 只在迷戀時才去買它
要找到一對低音足、聲像定位不錯、聲重放效果也不賴的音箱雖然比較困難,但總還辦得到。相信按以上的條款辦,便會找到這樣的音箱。問題 是,這果真是要買的音箱嗎?很長時間用它來欣賞音樂嗎?千萬要冷靜,要牢記,只有真正能打動你,能讓你振奮、讓你聽得心跳、讓你著迷的音箱,那讓你在聆聽 音樂時會忘掉音箱在何方而只有美妙音樂撲面而來仙氣飄飄的音箱,才是你應當購買的音箱。

好的音箱決不僅僅是聲音重放效果良好,更重要的功能是把音樂以及電影音樂中所有的能量和熱情,全部傳遞給你,讓你的心靈激蕩,讓你能充分體驗和感受那聽樂的歡樂,就應當去買這一樣一對音箱!